免费客服热线
158-2829-8733
免费客服热线
158-2829-8733
苏州经营损失评估的流程是什么
发布时间: 2025-08-27 14:17:10 作者: 采编人员
苏州经营损失评估需遵循规范、严谨的流程,结合当地政策要求(如房屋征收、侵权赔偿、纠纷调解等不同场景)和评估对象的实际经营情况展开,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 6 个阶段,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操作重点:

一、评估需求确认与前期沟通

此阶段是明确评估方向、避免后续偏差的基础,需聚焦 “为什么评”“评什么”“评多久” 三个核心问题:


  1. 明确评估目的:与委托方(企业、政府征收部门、司法机构等)确认评估场景,常见场景包括:
    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(如苏州姑苏区、工业园区的拆迁项目);
    • 侵权行为(如相邻施工影响经营、商标侵权导致客户流失)引发的损失索赔;
    • 合同纠纷(如合作方违约导致经营中断)中的损失核定;
    • 企业破产清算、股权变更中涉及的经营预期损失评估。
  2. 界定评估范围
    • 时间范围:明确损失起止周期(如征收决定前 3 年、侵权影响期间);
    • 内容范围:确定需评估的损失类型,包括直接损失(如营收下降、固定成本浪费)、间接损失(如客户流失、品牌声誉受损,需结合政策是否支持)。
  3. 初步资料清单:评估机构向委托方提供初步资料需求(如营业执照、近 3 年财务报表、经营合同等),同时告知需配合的现场勘查安排。

二、资料收集与真实性核查

资料是评估的核心依据,需确保完整性、真实性,避免 “虚增损失” 或 “遗漏数据”:


  1. 核心资料收集
    • 基础资质:营业执照、经营许可证(如餐饮、医疗等特殊行业)、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(证明经营场所合法性);
    • 财务数据:近 3-5 年利润表、资产负债表、现金流量表,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完税凭证(苏州税务部门可查询验证),若为小微企业无完整报表,需收集销售台账、成本支出凭证(如采购发票、水电费单、员工工资表);
    • 经营证明:销售订单、客户合同(尤其是长期合作协议)、供货合同、美团 / 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经营数据(适用于服务业),若涉及拆迁,需补充房屋征收决定、拆迁公告等政策文件;
    • 损失关联证据:如侵权场景下的报警记录、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书、客户流失的沟通记录,或拆迁导致的停工通知、设备闲置证明等。
  2. 资料核查验证
    • 交叉核对:如财务报表利润与纳税申报利润是否一致,销售台账与银行流水是否匹配;
    • 第三方验证:对关键数据(如纳税额、社保缴纳人数)可通过苏州税务局、人社局系统辅助核查,对大额合同可联系合作方确认真实性;
    • 剔除异常数据:如某年因疫情、自然灾害等非评估相关因素导致的营收骤降,需与委托方沟通后调整计算基数(符合《江苏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规定》中 “正常经营效益” 原则)。
Copyrigh © 2007-2024 允评网版权所有
蜀ICP备20241146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