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客服热线
158-2829-8733
免费客服热线
158-2829-8733
贺州损失评估的依据是什么
发布时间: 2025-09-09 15:30:09 作者: 采编人员
贺州损失评估的依据是开展评估工作的法律基础、数据支撑和标准规范,确保评估结果合法、客观、公正且具有公信力。依据内容需结合评估对象(如自然灾害损失、事故灾难损失、企业资产损失、工程索赔损失等)具体确定,以下是通用性与贺州地域特殊性结合的核心依据分类:

一、法律与法规依据

这是损失评估的 “合法性基石”,确保评估行为和结果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要求,主要包括以下层级:

1. 国家层面法律

  • 基本法律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(涉及财产损害赔偿、合同纠纷中的损失认定)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(公民财产权保护原则)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(行政行为导致损失的评估依据)等。
  • 专项法律
    • 自然灾害类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》(规范洪涝、地震、台风等灾害损失的评估范围和责任主体);
    • 事故类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(生产安全事故、环境污染事故的损失评估要求);
    • 资产类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》(国有资产损失评估的程序和标准)。

2.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

  • 国家层面:《自然灾害救助条例》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》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》《司法鉴定程序通则》(若评估涉及司法委托)等;
  • 部门规章:财政部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》、应急管理部《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》、住建部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工程类损失评估)等。

3. 广西及贺州地方规范性文件

结合贺州地域特点(如多山地、易受洪涝 / 滑坡等灾害影响,且有特色农业、旅游业等产业),地方依据主要包括:


  • 《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办法》《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;
  • 贺州市地方文件:《贺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》《贺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》《贺州市农业灾害损失评估暂行办法》(若有)等,明确地方政府、部门在损失评估中的职责分工和地域适配标准。

二、技术标准与规范依据

这是评估的 “专业性标尺”,确保评估方法、指标、计算逻辑统一,结果可对比、可验证,核心包括:

1. 国家 / 行业技术标准

  • 灾害损失类
    • 《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指南》(应急管理部发布,明确人员伤亡、房屋损毁、基础设施破坏、农业损失等评估指标和计算方法);
    • 《地质灾害灾情评估规范》(DZ/T 0286-2015)、《洪涝灾害损失评估规范》(SL 579-2012)等,针对贺州常见的地质灾害(如滑坡、泥石流)、洪涝灾害制定专项评估标准。
  • 资产 / 工程类
    • 《资产评估基本准则》《资产评估执业准则》(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,规范企业资产、不动产、无形资产等损失的评估程序);
    • 《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(GB 50300)、《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》(城住字〔1984〕第 678 号),用于房屋、工程类损失的等级划分和价值核算。
  • 农业 / 产业类
    • 《农业灾害损失评估规范》(NY/T 3420-2019),针对贺州特色农业(如脐橙、茶叶、蔬菜种植)的作物损失、农机损毁等评估;
    • 《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引》(文化和旅游部),若评估涉及黄姚古镇、姑婆山等景区的旅游损失。

2. 地方技术细则

贺州市相关部门可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操作细则,例如:


  • 贺州市应急管理局《洪涝灾害损失统计细则》(明确乡镇级损失上报的指标口径,如农村房屋 “土木结构”“砖混结构” 的损毁价值差异);
  •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《特色农产品灾害损失评估指引》(针对脐橙、香芋等本地主导产业的损失核算标准,如不同生长期作物的减产系数)。

三、事实与数据依据

这是评估的 “客观性支撑”,所有损失认定必须基于真实、可核实的事实和数据,主要包括:

1. 现场勘查资料

  • 评估人员实地拍摄的影像(照片、视频)、绘制的现场平面图(如房屋倒塌范围、农田损毁边界);
  • 现场勘验笔录(记录受损物品的数量、型号、损坏程度,由评估人员、当事人、见证人签字确认)。

2. 权属与证明材料

  • 资产类:房产证、土地证、车辆登记证、企业营业执照、资产购置发票(证明受损资产的所有权和原始价值);
  • 产业类:农业种植合同、养殖检疫证明、景区经营许可证、纳税凭证(证明产业规模和损失关联性);
  • 人员伤亡类:医院诊断证明、死亡医学证明、户籍证明(确认伤亡事实和人员身份)。

3. 官方与第三方数据

  • 贺州市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:应急管理局的灾害快报、统计局的年度 GDP 及产业数据、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记录(如降雨量、风力等级,证明灾害发生的真实性和强度);
  • 第三方机构报告:测绘院的地质灾害测绘报告、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报告(用于企业资产损失的财务核实)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物损失鉴定报告。

4. 市场价格依据

  • 贺州市本地市场价格:如建材市场价(水泥、钢筋价格,用于房屋修复成本核算)、农产品收购价(受灾前脐橙、茶叶的市场均价,用于计算减产损失)、人工劳务费(修复工程的人工成本);
  • 权威价格平台数据:广西价格认证中心发布的《广西壮族自治区价格信息》、中国农产品价格网的贺州地域数据。

四、合同与协议依据

若损失涉及合同关系(如工程承包、保险理赔、租赁等),需以双方约定为重要依据:


  • 保险合同:保险单、保险条款(明确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认定标准,如财产险中的 “重置价值”“实际价值” 约定);
  • 工程合同:施工合同、监理合同(明确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责任划分和索赔标准);
  • 合作协议:如企业间的供货协议、景区的合作经营协议(约定违约或意外导致的损失核算方式)。
Copyrigh © 2007-2024 允评网版权所有
蜀ICP备2024114615号